猜你想搜
咨询热线
182-1095-8705电话:182-1095-8705
邮箱:2101183472@qq.com
从专利起源史看,西方的知识产权观是特权化的,中国的则是道德化的
知识产权是中世纪晚期在威尼斯出现的一种新的特权形式,用来反对行会特权。
第一个有记载的专利权出现在1469年,授予了一个刚在威尼斯定居的德国人。专利的内容是印刷。西欧早期的大部分专利应该来自中国。
西欧中世纪的历史是一部具有独立精神的商人与来自内部的特权贵族的斗争史。
当时的商人主要运送和销售来自亚洲,主要是中国的货物。
在从中国运载货物的同时,中国文化也被运载了。
起初,商人的个体规模普遍较小,主要以行会的形式获取和维护特权。
到了15世纪,情况发生了变化,导致行会逐渐成为阻碍新产品和新技术应用的桎梏。
新商人要推广新产品、新技术,必须获得不受行会特权限制的新“特权”,这就是所谓的专利权。
但在专利权早期,大部分专利都是抄袭中国的。也正是西欧人的专利思维,导致了中世纪中国文化流入并影响了西欧。
从专利权的起源来看,西欧的知识产权不是鼓励创新,而是鼓励抄袭和剽窃,从中国抄袭。
当时国内的人还不知道这件事。就算有人把这件事告诉明成祖,我想他也不会生气。他首先应该会觉得这个专利很奇怪很搞笑,然后会觉得开心,开心野蛮人接受了大明的教育。
事实上,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传播大明的启蒙思想,并积极地将中国的好东西和技术赠送给蛮夷。
中国对待知识的传统态度与西欧完全不同。中国传统的知识观是道德化的、道德化的,而西欧人的知识观是权力导向的、“权力”导向的、特权的。
所谓知识的道德化,不是教人如何做一个让别人看起来道德的人,而是培养自己的身心,让自己学会认知和符合自己的本来本性,学会行动自由,学会独立和心灵自由。
在中国的传统中,只有五经四书才叫书。读书人指读五经四书的人。其他任何技术,都不是知识。
传统中国不仅不认为技术是知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反知识”的,即会干扰和伤害人的独立性和心灵自由。所以称技术为“匠心”,称技术人员、工程师、科学家为“工匠”。
关键词: 知识产权 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