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1095-8705
最新公告:NOTICE
8月1日起,国家知识产权局停征和调整部分专利收费,详情参阅资讯中心公告

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专利申请 > 资讯中心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知识产权指标》介绍,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介绍

专利代理 发布时间:2024-06-14 16:06:50 浏览:



今天,乐知网律师 给大家分享: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知识产权指标》介绍,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介绍。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知识产权指标》介绍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发布《世界知识产权指标》,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专利申请数量为140万件,位居世界第一,是专利申请第二大国美国的两倍以上。

报告再次反映出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

近年来,中国出台一系列重要举措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国知识产权事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

中国在发展知识产权事业过程中,十分注重对外商知识产权的同等保护。

例如,《外商投资法》及实施条例,将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产权保护作为重点内容,提出国家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健全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平等保护外国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的知识产权。

再如,中国与欧盟正式签署《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对地理标志设定了高水平的保护规则。

地理标志是保护特定地区产品的特性、声誉和其他特征的重要知识产权,作为中国对外商签的第一个全面的、高水平的地理标志双边协定,《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充分显示了中国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坚定决心。

作为中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直接受益者,在华外企对此体会最深。

中国英国商会在北京发布《英国企业在中国:情绪调查》。

报告称,过去一年,中国修订了多项知识产权立法,并合作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英国企业认为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正持续完善。

拜耳(中国)有限公司知识产权副总裁刘红强认为,近年来,跨国公司持续加码在中国的创新投入,与中国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分不开。

中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并非被动行为,而是着眼于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之举,也是推动世界经济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责任之举。

从国内情况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可以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良好的互动效应。

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明显提升,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介绍


知识产权是国际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申请和注册数量快速增长,尤其是专利的申请量。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专利数据显示,中国通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利合作条约》途径提交的专利申请为5.899万件,超过美国的5.784万件,成为全球专利申请量最多的国家。

庞大的知识产权申请数量需要高质量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来支撑,如何培养高质量的知识产权人才是当前一个重大课题,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以知识产权人才为关键支撑,必须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人才培养。

我国现有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以本科知识产权专业为基础、大专和知识产权学科方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为补充。

从全国知识产权人才市场需求的学历层次来看,社会对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集中在大专和本科,共占85%,本科学历层次占比超过50%,硕士和博士的需求占比仅5%。

一是法治化维度,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要立足法治化。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是保护知识产权的最佳方式,保护知识产权需要依靠法律、依据法律。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法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知识产权专业(030102T)共有14门法学核心课程,其中7门为法学基础课程,7门为知识产权专业课。

二是国际化维度,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要突出国际化。

首先要强化知识产权国际课程体系的构建。

1980年我国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以来,相继加入《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专利合作条约》等10多个国际公约、条约、协定或议定书,大大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合作。

三是新科技维度,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要强调科技化。

扎实的科技知识是高质量知识产权人才应具有的最基础的技术能力。

不懂得科技,即便是顶尖的科技发明也难以及时转化为有效的知识产权,不转化为有效的知识产权更难以建立科技的世界标准以引领世界科技的发展。

我们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尚缺乏与最新科技相融合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

在量子技术、信息技术等前沿科技领域不断更新迭代的时代背景下,新兴科技正取代传统生产要素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对知识产权人才的交叉学科知识结构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讲解


近日,《“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为未来5年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绘就了“施工图”,旨在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保护迈上新台阶、运用取得新成效、服务达到新水平、国际合作取得新突破的“四新”目标,以及8项预期性指标。

《规划》指标体系涉及创造、运用、保护这三类共8个指标,最重要的特点是体现出知识产权质量和价值导向,这是未来5年我国知识产权工作发展目标的量化体现,对推动和实现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司长葛树介绍,《规划》围绕知识产权创造,设置了“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海外发明专利授权量”两个指标。

与“十三五”时期相比,“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重点突出“高价值”,有利于引导专利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

“海外发明专利授权量”指标涵盖《专利合作条约》(PCT)和《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两种申请途径,获得的专利更加全面;同时,从测度申请量转为测度授权量,更能体现创新质量。

围绕知识产权转化运用,《规划》设置了“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版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知识产权使用费年进出口总额”4个指标。

其中,“知识产权使用费年进出口总额”指标不仅体现我国知识产权海外影响力,也体现高质量创新成果引进利用的情况,有利于营造更完善的国际知识产权贸易环境,优化知识产权进出口方式和结构。

葛树介绍,《规划》针对知识产权保护设置了“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服判息诉率”两个指标。

其中,“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指标反映社会各界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观满意程度,有利于引导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塑造更优营商环境。

建设支撑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2—2035年)》部署的重点工作。

《规划》提出要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并从完善法律政策体系、司法保护、行政保护、协同保护等方面进行了部署。

“十四五”时期如何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司长张志成表示:“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按照《纲要》和《规划》的部署,积极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工程建设。

在创新优化保护规则方面,推动商标法修改完善,加快制定商标一般违法判断标准;推进地理标志专门立法;探索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完善行政保护技术调查官制度等。

” 健全完善工作体系是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重要一环。

张志成介绍,“十四五”时期,国家知识产权局将严厉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和商标恶意抢注等行为,做好源头保护工作;推进跨地区跨部门执法保护协作;有效发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作用,加强快速协同保护;深入推进维权援助机制建设;深化知识产权纠纷仲裁调解工作;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

‘十四五’时期,国家知识产权局择优遴选条件具备的地区,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同时,深化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的示范工作,加强知识产权领域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试点,深化地理标志保护专用标志的改革试点,积极推动把行之有效的改革经验转化为制度机制,提升整体保护水平。

近年来,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实施率低的问题比较突出,推进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改革是激发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内生动力的重要方式。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雷筱云表示,国家知识产权局从三个方面推进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改革工作,以解决创新主体和市场主体“不想转”和“不能转”的问题。

首先是推动立法赋权。

专利法有关条款充分赋予了高校和科研单位知识产权处置的自主权,这可以促进专利的实施和运用。

其次是强化政策引导。

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有关部门相继出台系列政策文件,鼓励完善知识产权转化收益分配机制。

再次是开展试点示范。

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教育部开展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的建设工作,首批遴选了清华大学等110所试点示范高校,推动这些学校在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改革方面先行先试,进一步完善分配政策和激励机制。


更多关于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知识产权指标》介绍,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介绍 的资讯,可咨询 乐知网。

(乐知网- 领先的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平台,聚焦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 业务)。


关键词: 发明专利申请 专利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