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1095-8705
最新公告:NOTICE
8月1日起,国家知识产权局停征和调整部分专利收费,详情参阅资讯中心公告

专利申请

当前位置:专利申请 > 国内专利 > 专利申请 >

“黑龙江经验”专利导航讲解,《2018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评价报告》讲解

专利代理 发布时间:2024-06-14 15:49:12 浏览:



今天,乐知网律师 给大家分享: “黑龙江经验”专利导航讲解,《202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评价报告》讲解。



“黑龙江经验”专利导航讲解


如何推动优势资源要素供给、助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早前,黑龙江是以石油、煤炭、铁矿石等产业结构为主的重工业基地。

如今,这里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冰雪“冷资源”释放“热效益”,石墨产业、生物医药等产业活力竞相迸发。

近年来,黑龙江积极探索知识产权服务区域发展规划、产业发展政策、企业发展战略的创新路径,以专利导航服务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为产业振兴发力。

挖掘潜力,“冷资源”释放“热效益”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造就了黑龙江丰富的冰雪资源。

自北京2022年冬奥会成功举办以来,在国家冰雪产业政策的指引下,黑龙江冰雪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

2023年春节期间,全省接待省外游客335.5万人次,旅游收入62.2亿元,依靠冰雪资源优势,带动文旅产业升温,转动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齿轮”。

旅游黄金周带来的经济效益固然可观,让黑龙江冰雪经济“长青”则是应深入思考的问题。

2022年,黑龙江省知识产权局调研国内外冰雪产业政策、智库报告,结合专利数据,从知识产权视角进行系统分析,形成黑龙江省冰雪产业专利导航项目报告。

报告指出,黑龙江冰雪产业链发展仍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如产业链条短、装备缺少核心知识产权、品牌影响力较弱等,并提出黑龙江冰雪产业发展路径。

当前,高校已成为黑龙江冰雪产业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专利导航成果让我们充分认识和把握冰雪产业的发展现状、技术路线和未来趋势。

如在造雪机技术方面,目前全球创新方向主要集中在喷嘴、核子器等核心部件。

作为专利产出高地,学校将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知识产权相关部门,通过专利信息分析,识别技术发展痛点、要点及空白点,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以解决冰雪产业发展技术难题。

”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田永梅表示。

“专利运用是专利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

我们正在进一步完善创新成果产业化机制,促进黑龙江冰雪产业链有机融合、打造高品质赛事品牌,推动冰雪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黑龙江省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处处长王学生表示。

近年来,围绕黑龙江发展规划实施,黑龙江省知识产权局通过对接、产业园区、企业等需求,先后完成生物产业、冰雪产业等多个重点产业专利导航项目。

2023年,该局将专利导航向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乳制品产业等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延伸,进一步推进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运用成果,“粗放型”升级“集约化” 来到黑龙江冰雪大世界,怎能少了含有石墨烯黑科技的保暖衣物?实际上,制作石墨烯产品的原材料——石墨,因导热性好、耐腐蚀、导电等特性,还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等产业创新中,其资源价值有待挖掘。

黑龙江矿产资源丰富,目前探明晶质石墨资源储量3.4亿吨,约占全国的55.7%。

在此背景下,如何明确黑龙江省石墨产业自身定位、规划未来产业发展路径,推进石墨产业由传统工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黑龙江省石墨产业专利导航成果绘出了一张新的“路线图”。

2022年,黑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联合华智众创(北京)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在调研国内外石墨产业、市场和政策环境信息基础上,通过实施石墨产业导航分析,整体剖析国内外石墨产业知识产权发展情况。

当前,黑龙江石墨产业已经具备一定专利储备基础,石墨产品及应用领域的相关专利申请量超35万件,正向产业集群目标迈进。

“运用专利导航项目成果,我们协助培育行业龙头企业,变‘粗放型’经营为‘集约化’经营,从而助力石墨产业升级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在产业链发展路径方面,建议通过不断引导产业相关企业向龙头企业聚拢,与之协同发展,促进其相互合作,从而形成具有特色优势的石墨产业聚集。

”黑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主任马冀表示。

以哈尔滨新区为例,其通过顶层设计和龙头企业带动,打造了黑龙江省石墨产业聚集区。

早在2022年,哈尔滨新区引入中国宝安集团,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成立哈尔滨万鑫石墨谷科技有限公司,合力打造万鑫石墨谷产业园。

如今,产业园区可实现从生产石墨粉到提纯、加工,石墨前端材料产业链已形成闭环。


《202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评价报告》讲解


数据显示,我国知识产权运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明显提高。

专利、商标质押融资总额达到1224亿元,同比增长12.3%。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签订技术合同367586项,成交金额为13424.22亿元,同比增长14.7%和17.7%;软件业务出口额541亿美元,同比增长8.3%;我国知识产权使用费贸易总额为333亿美元,同比增长32.6%。

专利申请权与专利权转让数量较2010年大幅提升,达到19.6万件;商标转让数由6.4万件提高到36.2万件;核心版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10年的3.52%提高到2022年的4.61%。

近年来,我国针对知识产权运用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和实践,从制度完善、搭建交易平台再到创新运用模式等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

截至2022年,辽宁、陕西、内蒙古等42个省、市(含副省级市和计划单列市)已出台知识产权工作办法、方案,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运用规模和效益提升,促进知识产权转移转化。

我国知识产权运用对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正在逐渐改善,我国经济越来越趋向于内涵式发展。

有关专家认为,中国扩大开放的战略需要更高的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水平,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

对此,《报告》深入分析了我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在国际上的地位。

数据显示,中国知识产权综合发展状况稳居世界中上游。

《报告》显示,在包括经济合作组织(OECD)成员国、金砖国家和新加坡在内的40个国家中,2022年我国知识产权发展水平排位超越丹麦、新西兰、新加坡、芬兰、英国,世界排位由第13位上升至第8位。

纵向来看,我国在世界上的排名平均每年提升三个位次。

较之2022年,我国的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总指数得分从58.2提升至62.58,与知识产权强国的差距继续呈现缩小趋势。

2022年,我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总指数下的3个一级指数能力、绩效、环境指数相比2022年能力、绩效两个指数各上升1个位次,环境指数上升5个位次。

这表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正在逐年改善,凸显了我国近年来在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尤其是提高知识产权的运用水平,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效。

“国家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各地区各部门联动有力推动了知识产权稳步发展,这些有力支撑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有关专家指出,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多次强调要加强知识产权国际合作,进一步传递了中国依法严格保护知识产权、着力营造尊重知识价值的营商环境的鲜明立场和坚定态度。

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将在知识产权发展状况的日益进步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 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评价报告》(下称《报告》)。

《报告》显示, 我国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水平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全链条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我国知识产权发展水平与知识产权强国的差距继续呈现缩小趋势。

一、我国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情况 有关数据显示, 我国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达到257.4分(设定2010年为基期,赋值100分),较上年提升17.9%,提升效果明显。

从综合指数的构成要素来看,创造指数、运用指数、保护指数和环境指数分别达到249.3、234.8、274.3和271.3,依次较上年增长15.2%、28.5%、17.8%和12.5%。

2022年我国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水平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全链条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一)创造水平稳步提高,地区发展各有侧重 自2010年以来,我国创造指数持续上升。

特别是2013年以后,增幅明显加快, 我国知识产权创造指数为249.3,较上年增加32.9,创造数量、质量和效率均得到提升。

从创造数量来看,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授权量、注册量或登记量均有明显提升,且不同地区创造发展方向各有侧重,四川、山东和福建等地方除专利、商标继续发展较快以外,著作权、植物新品种以及地理标志等其他知识产权取得全面进展,凸显地方知识产权发展特色。

从创造质量和效率来看,各地区普遍有所提升,其中,创造效率提升幅度较大,对知识产权创造发展发挥着主要作用,北京、广东、浙江、上海、福建、江苏、天津、安徽和重庆等9个地区创造效率得分超过90。

(二)运用水平显著提升,规模放大效益提高 自2010年以来,我国知识产权运用水平整体上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其中, 相比其他要素提升效果最为明显。

从运用规模来看, 50分以下地区的数量与上一年度相比进一步减少,各地区间的差距有所缩小,运用规模进一步放大。

从运用效益来看,全国各地区普遍提升,排位靠前的地区提升效果较为明显,广东和江苏运用效益突破80。

我国运用水平的显著提升与近年采取的建机制、建平台、促产业等多种具体措施密切相关,我国知识产权综合运用能力不断加强、运用效益实现快速增长。

(三)保护水平明显提升,行政保护工作突出 知识产权保护指数自2012年进入相对稳定期,2012至2022年指数在210上下浮动,2022年略有提升,2022年较上年增加41.4,达到274.3,提升效果显著。

从司法保护来看,知识产权司法案件仍然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

从行政保护来看,各地区行政保护对保护发展指数的贡献度较高,仅个别地区行政保护贡献度低于标准线(100%)。

从保护效果来看,超过70分的地区较上年明显增多,其他地区得分也有不同程度提升。

(四)环境水平不断优化,各地意识普遍提升 知识产权环境指数自2010年以来连续提高,尤其在2013年和2022年有较明显的增长幅度,2022年知识产权环境指数为271.3,较上年增加30.1,各地区制度和环境得到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从环境意识来看,2022年知识产权环境意识70分以上地区增加两位,各地区得分普遍上升,我国知识产权环境意识得到强化和提升。

此外,我国知识产权发展还存在如下特征值得关注:

一是知识产权创造质量需进一步提高。

从创造数量、质量和效率指数绝对值情况来看,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指数较数量和效率指数偏低。

从对知识产权创造的贡献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地区的质量对创造指数的贡献度并未达到标准值(100%)。

知识产权创造的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是知识产权运用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地区知识产权创造和环境对综合发展指数的贡献度超过标准线(100%),知识产权保护对综合发展指数的贡献度约1/3超过标准线(100%),而绝大多数地区知识产权运用对综合发展指数的贡献度均低于标准线(100%),我国知识产权在运用方面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我国地区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我国31个地区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仍呈现阶梯状分布,整体上东部发展优于西部及东北部,中部、东北部及西部部分地区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明显提升。

我国地区知识产权发展状况可归为5个梯队。

其中,粤、苏、京、沪、鲁、浙的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前列,是综合发展指数高于80的地区,2022年山东综合发展状况较上年提升较大,进入第一梯队。

(一)地区知识产权发展呈区域“团组”现象 2010年至2022年,各地区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的位次变化情况显示,我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存在5个区域分布特征。

具体而言,第一“分水岭”浙江,在此之前的第一组地区,于2010年至2022年持续位居前6位,该组地区位次相对稳定、波动较小;第二“分水岭”福建,在此之前的第二组地区变化情况相对明显;第三“分水岭”河南,在此之前的第三组,位次变化明显的同时,出现跨组变化的情况;第四“分水岭”江西以及第五“分水岭”新疆之前相对应的第四、五组,位次跨组变化现象进一步加剧;第五“分水岭”新疆之后对应的第六组,位次变化趋于稳定。

(二)地区知识产权创造水平差异较大 按照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地区排序,4个一级指标要素指数和综合发展指数相比较,各地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环境发展状况等四项要素指数与综合指数的变动方向一致,各地区不同要素之间相辅相成,波动幅度也相对一致。

其中,各地知识产权创造指数区别较大,相比其他因素,后发地区知识产权创造更显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创造方面的工作,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三)地区发展状况位次波动幅度较小 地区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位次变化在上下2位间浮动,没有显著变化,其中,黑龙江等10个地区位次未发生变化,内蒙古、江苏和湖北位次提升2位相对较快,辽宁等7个地区位次提升1位。

提升相对较快的地区中,内蒙古2022年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江苏2022年在知识产权运用方面增效显著。

湖北2022年则是在知识产权创造方面增幅较大。

三、我国知识产权发展的国际比较 国际比较方面,对全球40个科技资源投入和知识产权产出较大的国家,从知识产权能力、绩效和环境3个维度进行比较。

考虑到国际数据相对于国内数据滞后的客观情况,年度知识产权发展状况国际比较指标体系的时间窗口为2022年。

数据显示:

(一)知识产权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按照今年调整后的测算方法,我国知识产权发展水平稳居世界中上游,2022年超越丹麦、新西兰、新加坡、芬兰、英国,世界排位由第13位上升至第8位。

较之2022年,我国的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总指数得分从58.2提升至62.58,与知识产权强国的差距继续呈现缩小趋势。

(二)知识产权发展状况世界排名提升迅速 从2013年到2022年的5年时间,美国、日本得分稳居前2位,由于分差较小,韩国、瑞士、德国等国排名在5个位次左右的范围内平稳波动。

我国排名已从2014年的第20位快速跃升至第8位,平均每年提升近3个位次,知识产权发展的总体水平有了快速提升。

(三)知识产权发展环境处于改善进程中 我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总指数下的3个一级指数能力、绩效、环境指数分别处于世界第5位、第3位和第24位,与2022年相比,能力、绩效两个指数分别各上升1个位次,环境指数上升5个位次,处于较快进步过程之中,但是相比能力、绩效指数,我国知识产权发展环境指数世界排名仍然相对落后,仍有改善的空间。


《202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评价报告》显示: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编制完成了《202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评价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根据通行的定量分析规则,编制了知识产权发展状况国内评价指标体系和国际比较指标体系。

国内评价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55个三级指标构成;国际比较指标体系[1]则由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33个三级指标构成。

根据指标数据,2022年我国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达到257.4(以2010年为100),较上年提升17.9%,提升效果显著。

从分项指标来看,2022年我国知识产权创造指数、运用指数、保护指数和环境指数分别达到249.3、234.8、274.3和271.3,依次较上年增长15.2%、28.5%、17.8%和12.5%。

从国际比较来看,根据今年的测算方法,我国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在四十个主要国家中排名从第13位上升至第8位,实现了发展水平的较大提升。

相比较于知识产权创作、保护和环境,2022年,我国知识产权运用进步更为显著。

从运用规模上看,与2022年相比,得分在50分以下地区的数量与上一年度相比进一步减少,各地运用规模进一步扩大。

从运用效益来看,全国各地区普遍提升,排位靠前的地区提升效果更为明显,广东和江苏运用效益突破80,知识产权运用与经济生活联系日益紧密。

我国知识产权运用水平的显著提升与近年来我国采取建机制、建平台、促产业等多项措施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全链条密切相关。

这些措施为我国创新主体从市场综合效益角度管理知识产权创造与保护提供了便利条件,促使我国知识产权综合运用能力不断加强、运用效益实现快速增长。


更多关于 “黑龙江经验”专利导航讲解,《202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评价报告》讲解 的资讯,可咨询 乐知网。

(乐知网- 领先的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平台,聚焦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 业务)。


关键词: 专利代理 发明专利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