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占一个品种半个世纪的药品专利布局
相较于计算机、通信等高速发展的技术领域,药品行业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也导致药品的专利布局保护不同于其他行业。首先,药品研发周期非常长,而且耗费的资金量巨大,通常一个新药的研发投入在10亿美元左右。其次,药品上市前,还必须经过严格且复杂的行政审批程序。这些因素导致药品专利具有少而精的特点,对于核心专利的依赖性很强。
案例:银杏叶提取物
第一代:有效成分含量低于16%,只能作为保健品
第二代:有效成分为16%银杏黄酮
第三代:有效成分为24%银杏黄酮,药理作用为清除自由基
第四代:提取浓缩比例为50:1;银杏叶酸含量<5ppm;含24%银杏黄酮、6%萜类。药理作用为清除自由基、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保护神经细胞。
威玛舒培博士公司(Schwabe)首次注册、成功上市了全球第一个银杏叶提取物制剂,商品名称为Tebonin,这也是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植物药制剂。
目前,世界上多数厂家的银杏制剂仍然属于第三代产品,而只有Schwabe的金纳多符合第四代产品的标准。
Schwabe公司以其雄厚的技术实力为基础,通过步步为营的专利布局策略,结合成功的商业运作和品牌效应,使创建于1866年的该公司在赢得高额利润的同时,也成功奠定了其“植物药专家”的声誉。

下面就来看看Schwabe公司关于银杏叶提取物的专利布局





第一维度:伴随着技术和产品升级进行专利布局

第二维度:核心专利在时间上的衔接非常精准



第三维度:随着市场扩大逐渐展开地域布局



其中,公司通过技术秘密的方式将杂质“银杏叶酸”的含量控制在1ppm以下的方法加以保护,通过对原料生产商的监控来控制产品稳定性。
总结:
1、专利少而精:以13项专利的布局独占一个品种半个世纪
2、重视专利标准化:通过标准化的策略,构建独有的游戏规则,将其他生产商变成跟随者和低端原料供应商
3、运用专利运营化敌为友:既打通了营销渠道,又增强了研发实力,联手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