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1095-8705
最新公告:NOTICE
8月1日起,国家知识产权局停征和调整部分专利收费,详情参阅资讯中心公告

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专利申请 > 资讯中心 >

持续压缩商标、专利审查周期;切实提高商标、专利申请质量,“绿茶”维权路

专利代理 发布时间:2023-06-18 15:30:12 浏览:


今天,乐知网小编 给大家分享 持续压缩商标、专利审查周期;切实提高商标、专利申请质量,“绿茶”维权路上又添战果,杭州“绿茶餐厅”终审获赔128万元!

持续压缩商标、专利审查周期;切实提高商标、专利申请质量



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的通知 国知发服字〔2021〕1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决策部署,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充分响应创新发展需要和社会公众需求,更大激发创新动力和活力,切实提高社会公众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满意度,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优化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持续压缩商标、专利审查周期 (一)进一步压缩整体注册授权周期。

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商标、专利审查中的运用,优化专利审查和检索智能化系统功能,推进商标注册与管理平台立项建设,为提高审查质量和效率提供支撑。

到2021年底,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稳定在4个月以内,一般情形商标注册周期由8个月压缩至7个月;2021年全年完成发明专利审查结案135万件,发明专利审查周期由20个月压缩至18.5个月,其中,高价值专利审查周期压缩至13.8个月。

继续发挥商标、专利审查绿色通道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作用,对抗疫急需的商标、专利申请给予优先审查。

(二)同步压缩其他业务审查周期。

积极调配审查资源,加强审查能力建设,到2021年底,将商标转让审查、异议审查、驳回复审、无效宣告平均审查审理周期分别压缩至1.5个月、12个月、5.5个月、9个月,电子申请的商标变更、续展审查周期再压缩五分之一。

优化专利授权公告和公报出版流程,专利授权公告平均周期压缩至3周左右。

二、切实提高商标、专利申请质量 (三)调整资助和奖励政策。

纠正片面追求数量的倾向,各地区、各部门清理完善各项涉及专利的奖励政策和资格资质评定政策,不得直接将专利申请、授权数量作为享受奖励或资格资质评定政策的主要条件。

2021年6月底前,全面取消各地对商标、专利申请阶段的资助和奖励,推动知识产权工作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着力营造潜心研究氛围,促进多出基础性、原创性成果。

科学设定高质量发展指标,到2022年底,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8.3件。

(四)加强商标、专利审查监管。

严厉打击商标恶意注册和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对重大不良影响的商标注册申请依法不予受理或快速驳回,对非正常专利申请实行批量审查。

加强商标恶意注册和非正常专利申请审查信息共享和行为认定,及时发现并严厉打击相关代理商标恶意注册和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

及时公开商标恶意注册典型案例,定期通报或公布各地方高质量专利申请和非正常专利申请占比数据。

依法推动将不以使用为目的的商标恶意注册和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纳入信用监管。

对非正常专利申请的申请人取消申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和优势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备案企业资格以及中国专利奖申报、参评或获奖的资格,对相关申请人和相关代理机构不予资助或者奖励。

三、提高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效能 (五)提升信息化水平。

优化完善商标、专利电子申请系统,统一身份认证,提高系统兼容度,推进专利优先审查和质押登记电子申请全程网办,推动知识产权业务“一网通办”。

扩大银行在线代办专利权质押登记试点地区范围,尽快推动实现银行通过地方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直联质押登记业务系统。

通过系统推送送达,电子邮件、短信提示,实现“一送达两提示”,进一步提高商标、专利文书送达率,丰富缴纳专利年费的提醒方式,保障权利人合法权益。

全面推行商标电子注册证、专利电子证书,加快推进电子证书在电商平台、维权举证等领域的应用。

(六)简化业务办理环节。

优化商标申请缴费流程,推进商标申请快速受理。

推动企业变更登记与商标变更申请同步受理,提高商标变更的便利度和即时性。

优化专利权评价报告出具流程,将申请出具的时间从专利授权公告后前移至办理专利权登记手续时,满足申请人快速确权需求。

在商标、专利质押登记,专利费用减缴以及专利代理机构执业许可审批中,推行告知承诺制办理。

以促进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研究商标、专利收费结构性调整。

推行专利著录项目批量变更,对权利人更名的批量变更按单件收费,进一步减轻当事人办事负担。

(七)健全多样化审查模式。

建立完善商标审查绿色通道加快模式,对符合条件的商标驳回复审及异议申请优先审查裁定,为申请人快速获得商标授权、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支持。

进一步优化专利依申请延迟审查机制,探索允许申请人在延迟期限届满前请求撤回延迟审查请求,便利核心专利布局。

(八)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编制发布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清单,推动各地区服务事项规范化管理,加快实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均等化。

完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络,积极推动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和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建设,助力提升创新主体创新能力。

进一步整合商标、专利受理窗口,扩大“一窗通办”范围。

四、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九)加大对知识产权执法保护工作指导力度。

制定商标一般违法判断标准,统一行政执法标准。

加大对商标违法行为及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办案的指导力度。

建立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行政裁决工作机制。

组织开展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

(十)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建设布局,加大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一站式”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力度。

推进知识产权纠纷调解与行政执法、司法的衔接联动,完善在线诉调对接机制。

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加强维权援助线上服务平台建设,强化公益性维权援助服务供给。

推动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体系高效运行,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

深化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核准改革。

依法依规推动将商标、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领域失信行为纳入信用监管。

(十一)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

加强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向主要电商平台开放专利权评价报告数据接口,推动平台履行主体责任,快速处置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投诉。

加快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平台,推动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大数据中心和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实现知识产权保护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加大打击侵权假冒统筹协调工作力度,推动知识产权与司法、行政执法、行业主管等部门数据交换和业务协同,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综合效能。

五、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业监管

“绿茶”维权路上又添战果,杭州“绿茶餐厅”终审获赔128万元!



提及发源于杭州的知名餐饮品牌“绿茶餐厅”,人们并不陌生。

然而在2016年,杭州绿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杭州绿茶公司)发现,该公司员工王某离职后,在内蒙古帮助一家企业名称同样包含有“绿茶”二字的餐饮管理公司开办了“绿茶餐厅”。

为此,杭州绿茶公司远赴近两千公里之外的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展开维权。

近日,杭州绿茶公司收到了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的终审判决,内蒙古绿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内蒙古绿茶公司)及内蒙古绿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市第一分公司(下称内蒙古绿茶分公司)被判令停止使用包含“绿茶”字样的相关标识,变更企业名称且不得含有“绿茶”字样,并赔偿杭州绿茶公司96万元,王某需赔偿杭州绿茶公司32万元。

据了解,2008年,杭州绿茶公司正式成立,首店入驻杭州西湖龙井路。

此后,杭州绿茶公司相继在北京、上海、深圳开设多家分店,并向天津、苏州、宁波等地扩展。

据杭州绿茶公司代理律师何成介绍,目前杭州绿茶公司持有的第10883640号及第12658471号“绿茶餐厅GREENTEA”商标于2015年被核准注册,核定使用在饭店、酒吧服务、咖啡馆、快餐馆等第43类服务上。

2014年9月2日,杭州绿茶公司申请注册了第15275989号“绿茶”商标,2016年2月28日被核准注册使用在餐饮住宿等第43类服务上。

2016年,杭州绿茶公司发现内蒙古绿茶公司及内蒙古绿茶分公司在没有经过其授权的情况下,在美团、 等网络平台上公开使用其“绿茶”商标进行宣传推广,并自称“来自杭州”。

据何成介绍,内蒙古绿茶公司在装修风格、桌椅款式、菜单色彩等方面与杭州绿茶公司旗下的“绿茶餐厅”基本相同。

据了解,内蒙古绿茶公司于2015年9月成立,于同年12月开设了内蒙古绿茶分公司。

后在王某的帮助下,筹备开办了“内蒙古绿茶餐厅”,并由王某担任该餐厅的餐饮咨询顾问。

2016年10月17日,杭州绿茶公司以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为由,将内蒙古绿茶公司、内蒙古绿茶分公司及王某诉至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请求法院判令内蒙古绿茶公司、内蒙古绿茶分公司停止以“绿茶”作为字号,并立即变更名称且不得含有“绿茶”文字,而且还须赔偿其经济损失300万元及维权合理支出费用10万元。

内蒙古绿茶公司及内蒙古绿茶分公司辩称,在该案审理期间,杭州绿茶公司所持有的第10883640号及第12658471号商标处于“无效宣告评审实审裁文发文”状态,商标专用权待定,并且杭州绿茶公司并未在内蒙古地区进行相关的产品、服务推广和宣传,“绿茶餐厅”在内蒙古地区的认知度、知名度几乎为零。

2017年3月29日,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令内蒙古绿茶公司及内蒙古绿茶分公司停止对涉案商标的侵权行为,包括停止在餐饮服务行业使用“绿茶”名称从事宣传推广等商业活动,不得在企业名称中使用“绿茶”字样等。

同时,判令内蒙古绿茶公司、内蒙古绿茶分公司及王某共同赔偿杭州绿茶公司128万元,王某在20万元的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

内蒙古绿茶公司及内蒙古绿茶分公司不服一审判决,随后向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主张杭州绿茶公司的3件涉案商标均处于“商标转让中”程序,且其提供的服务不属于知名服务,“绿茶”不是其特有名称。

此外,内蒙古绿茶公司曾与王某签订了餐饮咨询顾问聘用协议书,约定由王某完成“内蒙古绿茶餐厅”的前期策划、装修等筹建工作,王某告知内蒙古绿茶公司“绿茶”为通用名称,其使用行为不会对杭州绿茶公司构成商标侵权,而且在意识到可能构成侵权后,为了避免纠纷,内蒙古绿茶公司还联系苏州红黄绿茶餐厅管理有限公司获得了“鑫绿茶”商标的授权,并于2016年8月将门店、 等使用的“绿茶”标识更换为了“鑫绿茶”。

据此,内蒙古绿茶公司及内蒙古绿茶分公司认为其并未对杭州绿茶公司构成商标侵权与不正当竞争,如构成侵权应由王某承担全部或主要责任,其不应承担或承担次要责任。

但王某认为,他虽与内蒙古绿茶公司签订了餐饮咨询顾问聘用协议书,但他为内蒙古绿茶餐厅提供的相关咨询建议均不涉及任何商标标识的使用,而且自2016年1月底,其已不再担任该餐厅的餐饮咨询顾问。

据此,王某认为内蒙古绿茶公司与内蒙古绿茶分公司提出由其承担全部责任或主要责任的主张不能成立。

杭州绿茶公司主张,在相关商标无效宣告请求纠纷中,其“绿茶餐厅GREENTEA”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维持注册,而且“绿茶”商标没有被他人提起无效宣告申请。

此外,内蒙古绿茶公司及内蒙古绿茶分公司获权使用的“鑫绿茶”商标已被宣告无效,其使用行为对杭州绿茶公司构成不正当竞争。

经审理,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认为,内蒙古绿茶公司及内蒙古绿茶分公司侵犯了杭州绿茶公司的涉案商标专用权,其使用的“鑫绿茶”标识突出了“绿茶”二字,加大了消费者对服务来源产生混淆误认的可能性,利用了杭州绿茶公司基于“绿茶”商标所产生的良好声誉来提高自身的知名度,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对杭州绿茶公司构成不正当竞争。

此外,王某曾系杭州绿茶公司员工,在明知杭州绿茶公司为涉案商标权利人的情况下,仍为内蒙古绿茶公司及内蒙古绿茶分公司提供涉案咨询服务,属于共同侵权人,应承担连带责任。

综上,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内蒙古绿茶公司及内蒙古绿茶分公司停止涉案商标侵权行为,并判令其与王某共同对杭州绿茶公司作出合理赔偿。

(实习记者 舒天楚) (文章来源:中国 )

一文讲明白大热的区块链!



编者按:2018年,区块链已成为投融资领域最为火爆的话题。

其不仅成为股票市场上“疯长”的板块,还成为众多科技企业心中将颠覆未来的关键性技术。

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京东、小米、迅雷等互联网公司及国内诸多高校、金融机构等也纷纷宣布入局区块链领域。

对此专家建议,相关企业应及时抓住这一新兴领域的战略机遇期,在区块链技术应用落地过程中,加强专利布局,构建核心专利,使专利成为决胜未来的有力武器。

:区块链:应用落地还需专利支撑 2018年,区块链已成为投融资领域最为火爆的话题。

其不仅成为股票市场上“疯长”的板块,还成为众多科技企业心中将颠覆未来的关键性技术。

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京东、小米、迅雷等互联网公司及国内诸多高校、金融机构等也纷纷宣布入局区块链领域,可以说,围绕区块链技术,国内正在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热潮。

对此专家建议,由于区块链领域尚未出现行业巨头,全球范围内的应用也刚刚起步,随着区块链技术应用发展的不断丰富完善,其或将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关企业应及时抓住这一新兴领域的战略机遇期,在区块链技术应用落地过程中,加强专利布局,构建核心专利,使专利成为决胜未来的有力武器。

近期,在A股市场中,区块链概念股实现连日来的大幅领涨,许多个股涨幅超过20%,仿佛只要沾了区块链的概念,就能暴涨。

然而什么是区块链呢?尽管该问题已被讨论多时,但普通公众对其仍然有些摸不着头脑。

《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对区块链技术这样解释:“广义来讲,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形式。

” 据了解,区块链技术本质是一个不可篡改的分布式共享数据库,它就像一个账本,交易的所有参与者都可以拥有这个账本的信息“备份”,账本上的内容只能追加不能更改和删除。

“区块链技术是由多个技术组合运用而成,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产生的,其涉及两个关键技术即加密算法和各种规则的约定。

”长期关注区块链技术的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沈晓东结合具体应用场景解释了该技术。

他例举了商品交易的场景,假设国外有一件货物需要销往国内,卖家在货物卖出时进行操作,通过点击“按钮”(一种形像化的说法,就好像点击一个“按钮”),商品名称、序号、价格等各种信息便会自动形成该货物的原始数据,从而构成区块体。

与此同时,通过哈希算法形成与该数据记录相对应的哈希值,与生成时间、上一区块哈希值等内容一起构成区块头,再将区块体和区块头合二为一,从而构成一个数据区块。

伴随该货物进入物流、分销、支付等环节,各个操作流程中都会形成与该环节操作记录相关的数据区块,最终将这些数据区块按时间顺序串联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区块链。

在这个应用场景下,区块链与商品流通的整个供应链相伴随,详实记录了商品从商家到用户手中所经历的各个环节信息,从而极大地提高全流程各环节记录信息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在这个数据链条中,信息是透明的,每个人都掌握了整条信息链,几乎不能被篡改。

”沈晓东表示。

目前,区块链技术已经引来了各个行业的广泛关注。

百度旗下的金融区块链实验室发布了区块链游戏产品“莱茨狗”;阿里旗下菜鸟物流和天猫国际宣布,已启用区块链技术跟踪、上传、查证跨境进口商品的物流全链路信息;腾讯则宣布将搭建区块链基础设施,打造提供企业级服务的“腾讯区块链”解决方案;京东加入了全球区块链货运联盟,成为国内首家加入该组织的企业;小米推出了“区块链+数字营销应用”等。

此外,国内外一些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也在通过成立联盟的形式来加大该领域技术落地的研究。

相关数据显示,近几年,国内从事区块链领域技术创新和应用的创业企业数量实现高速增长,仅2016年,我国就有13家企业参与其中,成为全球新增区块链企业数量最多的国家。

与区块链技术引发的投资热潮和较大关注度相比,其真正实现落地的应用却寥寥无几,甚至有观点认为,未来,95%的区块链企业将会失败。

“目前,区块链的技术应用尚处于早期探索阶段。

国内在版权、物流、食品安全以及保险、理财、征信等金融领域已经实现了相关应用,但尚未出现大规模应用落地情况。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区块链将促进相关行业发展。

”沈晓东表示。

“目前,国内区块链应用项目绝大部分属于概念验证和早期运行阶段,能否实现真正落地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种能直接改变生产生活关系的信息技术,区块链技术如果能够得到广泛应用,那么人们的生产生活也将发生变革,越来越多人将实现自由就业,社会上也将建立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型生产活动组织方式,进而代替现有行业中基于现代公司制度的生产方式。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泰尔英福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敖萌表示。

值得注意是,虽然区块链技术尚处于早期探索阶段,但各企业及相关参与主体已开展了相应的专利布局。

据《比特币专利报告》显示,从比特币诞生之初到现在,全球已有2000多件相关专利申请,其中近50%来自中国,在专利申请量排名前十位的申请人中,美国银行以45件位列榜首,阿里巴巴位列第四位。

从国内最新发布的《2017全球区块链企业专利排行榜》显示,中国在区块链方面提交的专利申请量增速远超美国,领先全球,其中阿里巴巴以49件专利申请排名第一。

此外,浙江大学、深圳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也在该技术领域进行了相关的专利布局。

在沈晓东看来,尽管国内企业在专利数量上占据一定优势,但真正涉及算法改进、硬件设备等核心技术的专利仍牢牢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甚至国内区块链领域的初创企业还处于如何将技术和应用落地并产生价值的探索阶段。

与此同时,初创企业还存在专利意识普遍不足、亟待提升的问题。

“将区块链运用到各行各业的应用场景中势必会产生大量创新成果,如何对其展开有质量的、能形成有效保护的专利布局仍是广大企业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沈晓东表示。

敖萌对此也表示,目前,区块链技术在应用落地过程中还存在“为了区块链而区块链”的问题,忽视区块链作为社会经济技术属性的完整性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区块链并不是一个“万金油”,企业只有找到最适合其技术特性的应用场景,并对应进行严密的知识产权保护,才能真正实现应用落地,并最大程度发挥其价值。

(刘叶婷)

持续压缩商标、专利审查周期;切实提高商标、专利申请质量 的介绍就聊到这里。


更多关于 “绿茶”维权路上又添战果,杭州“绿茶餐厅”终审获赔128万元! 的资讯,可以咨询 乐知网。



(乐知网- 领先的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平台,聚焦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 业务)。


关键词: 申请专利 专利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