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1095-8705
最新公告:NOTICE
8月1日起,国家知识产权局停征和调整部分专利收费,详情参阅资讯中心公告

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专利申请 > 资讯中心 >

关于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从苹果手机禁售令看我国的知识产权行为保全

专利代理 发布时间:2023-06-19 17:22:09 浏览:


今天,乐知网小编 给大家分享 关于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从苹果手机禁售令看我国的知识产权行为保全

关于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



知识产权法律法规 在二十一世纪,知识产权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商业竞争上我们可以看出到处充满了知识产权的重要应用。

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一直是国家科技进步的前提,各种智力创造比如发明、外观设计、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名称、图像,都可被认为是独立的知识产权。

那么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有哪些呢? 1 (一) 综合类: 《民法通则》第五章第三节“知识产权”。

《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七节“侵犯知识产权罪”; 高法院、高检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合同法》第十八章“技术合同”。

《对外贸易法》第五章“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

2 (二) 商标权类: 《商标法》及其实施条例。

高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案件有关管辖和法律适用范围问题的解释; 高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办法》。

3 (三) 专利权类: 《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

高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 高法院关于对诉前停止侵犯专利权行为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

《国防专利条例》。

4 (四) 著作权类:

从苹果手机禁售令看我国的知识产权行为保全



苹果手机禁售令的做出 “中国法院颁发了对苹果iPhone手机的禁售令!” 消息传来,一石惊起千层浪,媒体哗然,果粉黯然。

要知道,苹果iPhone手机是苹果公司最畅销的产品,而中国正是苹果iPhone手机最大的市场,苹果iPhone手机在中国遭禁售,对苹果公司来说绝对不是件小事。

听者不禁要问,中国法院这么做是否正确?有没有法律依据? 随着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8年12月10日作出责令苹果电脑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等多家苹果关联公司停止进口与销售、许诺销售涉案专利产品iPhone6s、iPhone6s Plus、iPhone7、iPhone7 Plus、iPhone8、iPhone8 Plus 和iPhoneX 的诉讼中行为禁止令(以下简称“禁售令”),紧接着12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审查知识产权纠纷行为保全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18】21号,以下简称“知识产权行为保全21条”或“《规定》”),用于完善和规范知识产权纠纷行为保全。

裁定和规定的先后出台,看似给了福州中院苹果手机禁售令一个权威的背书和点赞,但是,认真分析下来,笔者认为,这一行为保全最新规则的出台未必对苹果公司就不是利好。

禁售令的法律依据分析 福州中院作出上述禁售令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年修正,以下简称“民诉法”)第一百条和第一百零二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诉前停止侵犯专利权行为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法释【2001】20号,2001年6月5日颁布,以下简称“专利诉前禁令司法解释”)。

民诉法的上述两条规定是我国法院裁定诉讼保全的最基本依据,包括财产保全、行为保全以及保全的法定条件和保全范围等。

根据民诉法第一百条的规定,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的申请,可以责令当事人一方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

而根据最高法院专利侵权诉前禁令司法解释,法院在审查诉前禁令申请时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被申请人正在实施的行为是否构成侵犯专利权; 2。不采取有关措施,是否会给申请人合法权益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 3。申请人是否需提供必要的担保; 4。禁令是否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见专利诉前禁令司法解释第11条)。

但是对于如何认定不采取措施会给申请人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如何确定申请人的担保责任,都没有给出具体的认定标准或者考量的因素,因而也给了受理法院和审理法官较大的裁量权。

同时,该司法解释第十二条规定:“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在人民法院采取停止有关行为的措施后十五日内不起诉的,人民法院解除裁定采取的措施。

” 对知识产权行为保全21条的评析 最高法院最新公布的知识产权行为保全21条相比较专利侵权诉前禁令司法解释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了改进和完善: (一) 实体上,明确了诉前禁止令构成条件的认定标准,使之更具操作性和指导性 根据此前相关法律,诉前知识产权行为禁止令的颁发条件是:(1) 权利稳定;(2) 基本构成侵权;(3) 不及时制止会造成申请人难以弥补的损害(即“情况紧急”情形);(4)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认定定罪量刑分析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是指违反商标管理法规,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行为。

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为国家对商标的管理制度和他人注册商标的专用权。

商标专用权是商标权人依法对自己已注册商标的专有使用权,它构成我国商标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我国商标法明确指出要保护商标专用权。

对商标专用权的侵害,有的表现为生产或制造假冒商标,有的表现为销售假冒商标,在实际生产中,较多的是销售明知是假冒商标的商品,这些都无一例外地侵害了注册商标的专用权,而且销售明知是假冒商标的商品,在客观上使得大量的伪、劣、次产品投入市场,对名优产品及其他同类产品造成冲击,造成消费者难辨真伪、上当受骗,严重的还会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虽然自己本身并没有生产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但其行为使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直接流向消费者,危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同时在经济上支持了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犯罪分子,使犯罪分子心理上得到强化,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38条明确规定,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之一。

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这种商品多属伪、劣、次甚至有害物品。

所谓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即必须是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商品。

如果故意销售的商品是假冒非注册商标伪商品,或者与注册商标的商品不展于同一种,就不能构成故意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非法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行为。



关于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 的介绍就聊到这里。


更多关于 从苹果手机禁售令看我国的知识产权行为保全 的资讯,可以咨询 乐知网。



(乐知网- 领先的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平台,聚焦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 业务)。


关键词: 发明专利申请 专利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