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1095-8705
最新公告:NOTICE
8月1日起,国家知识产权局停征和调整部分专利收费,详情参阅资讯中心公告

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专利申请 > 资讯中心 >

上半年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完成维权案件约1.6万件

专利代理 发布时间:2024-02-21 16:25:02 浏览:



今天,乐知网律师 给大家分享: 上半年全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共完成维权相关案件约1.6万件,上半年受理审查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1675人 检察机关综合履职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



上半年全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共完成维权相关案件约1.6万件


9月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知识产权保护司司长张志成介绍,今年上半年,全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共完成维权相关案件约1.6万件,受理专利预审案件6.4万件。

知识产权具有专业性强、复杂性高的特点,知识产权维权周期长、成本高。

随着我国企业主体创新发展步伐的加快,对于知识产权快速保护、协同保护、高效保护的需求显著增加。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地方和相关部门,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与地方共同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面向省、市优势产业,提供“一站式”知识产权保护服务。

目前,已在全国26个省(区、市)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中心60家,其中西部地区保护中心数量有8家。

张志成表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是实现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的重要载体,一方面,面向区域内重点产业提供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和快速维权,推动创新主体的权利获得和权益维护全面提速;另一方面,提供专利导航、协助行政裁决、维权援助等综合性服务,为司法办案、仲裁调解、行业自律等工作的开展提供平台,助力实现知识产权保护资源集成和协同保护。

目前,保护中心的业务正在不断拓展,专利权评价报告预审等试点工作有效推进,商标受理窗口、商标巡回评审庭也在逐步落户。

知识产权的快速保护、协同保护、高效保护,依托保护中心“一入口多通道”的纠纷快速处理模式正在加速实现。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共完成维权相关案件约1.6万件,受理专利预审案件6.4万件,有效满足了创新型企业的需求,服务满意度保持在较高水平并持续提升。


上半年受理审查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1675人 检察机关综合履职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2023年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1675人,同比增长36.1%。

检察机关办案发现,新类型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不断出现,疑难复杂案件增多,不仅侵害创新主体合法权益,损害消费者利益,而且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社会危害性较大。

一、侵犯商标权犯罪占比高,新业态新领域案件增多。

上半年,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起诉侵犯商标权犯罪10384人,占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受理人数的88.9%。

其中,香烟、白酒、食品保健品、日化用品、服装箱包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民生领域案件仍较为多发。

部分案件中,商标侵权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犯罪、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交织。

此类犯罪逐渐向新兴行业领域蔓延,翻新电子产品冒充新品销售、制售假冒汽车配件等犯罪活动增多。

一些犯罪分子利用直播带货“即时性”“受众广”的特点,通过“直播引流”“真假混卖”方式售假。

如,江苏检察机关办理的陈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中,被告人通过社交平台及网络直播的方式,销售众多假冒知名品牌服饰,半年销售金额达400余万元。

二、新型侵犯著作权案件多发,犯罪手段技术性增强。

上半年,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起诉侵犯著作权犯罪1122人,同比上升1.9倍。

除了制售盗版图书、玩具、电影电视剧以及非法架设游戏“私服”等传统案件类型外,盗印“剧本杀”剧本、窃取复制网络题库、利用反向工程提取并复制发行他人计算机软件、利用信息网络技术非法爬取并传播他人文学影视作品等新型侵权案件不断出现。

在数字化环境下,文字作品、视听作品、音乐作品、计算机软件等作品的传播更加便捷迅速,相关侵权案件增多,犯罪手段技术性增强。

如,上海检察机关办理的刘某某等人侵犯著作权案中,被告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自行制作并销售用于避开计算机软件技术措施的“加密狗”,并提供软件下载链接,检察机关以侵犯著作权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侵犯商业秘密犯罪危害大,内部员工作案比例高。

上半年,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起诉侵犯商业秘密犯罪167人,同比上升89.8%。

实践中,由于外部人员难以直接获取企业商业秘密,往往是企业内部人员尤其是关键岗位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离职跳槽带走商业秘密,或内外勾结共同实施犯罪行为。

从涉及领域看,被害单位既有传统制造型企业,也有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高科技公司。

从商业秘密种类看,侵犯软件源代码、技术方案、设备图纸等技术信息类案件为主要类型,侵犯价格信息、个性化客户需求等经营信息类案件也时有发生。

如,江苏检察机关办理的一起侵犯商业秘密案件中,员工非法获取公司创新药物相关技术信息,涉案价值9亿余元。

又如,山东检察机关办理的一起侵犯商业秘密案中,被告人将企业采取保密措施的客户特殊品种情况表、销售协议、产品价格表等经营信息非法披露,造成企业损失数百万元。

此外,检察机关办案发现,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中共同犯罪和跨区域犯罪明显,需形成综合惩治合力。

上半年,检察机关办结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中,属于共同犯罪5261人,占75.2%,较整体刑事案件共同犯罪比例高41.2个百分点。

借助于网络技术和现代物流交通,共同犯罪和上下游犯罪分子将犯罪行为链条化切割、分工完成,相关案件呈现人货分离、货品和商标分离、组装加工场所和库房分离、侵权地和销售地分离等特征。

如,上海检察机关办理的一起侵犯玩具美术作品著作权系列案件中,行为人成立公司并内设物控、平面设计、销售、工程、生产车间等多个部门,侵权链条覆盖广东、福建等多地,生产侵权商品后通过网络、铁运、海运等方式销往国内外,涉案金额特别巨大。

针对该类犯罪趋势特点,检察机关深化综合履职,强化诉源治理,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以法治力量服务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

一是坚持高质效办案,依法严惩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的侵权假冒多发领域,依法能动履职,严惩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围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强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高技术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依法保护企业商业秘密。

加强与公安机关、行政机关协作配合,做实引导取证、行刑衔接,强化跨地域检察协作,实现全链条打击。

二是深化综合履职,维护合法权益。

严格落实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权利人诉讼权利义务告知制度,充分保障权利人的知情权和诉讼参与权。

引导权利人实质性参与诉讼,补充提交证据材料,围绕技术事实等问题发表意见。

持续推进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一体解决刑事责任追究和民事追责。

对于实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同时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依法开展公益诉讼工作。

三是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强化诉源治理。

结合涉知识产权案件办理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社会治理问题,深入调查研究,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等方式,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行政监管职责,助力企业堵漏建制。

适应新时代媒体传播需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不断提升社会公众识假辨假、创新主体知识产权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引领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上海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机制


2022年底前,上海市达成专利开放许可不少于100项;到2025年,上海市区级知识产权综合性公共服务机构覆盖率达到100%;到2025年,上海市、区知识产权局和贸促机构基本建立协同、合作、共享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机制。

6月29日下午,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举行2022年第二季度媒体通气会,介绍今年上半年的工作内容,并提出以上目标。

推动专利开放许可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余晨介绍,3月底,该局出台了《关于加强上海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上海首次制订的关于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意见》提出了到2025年本市全面建成覆盖广泛、层级合理、门类齐全、功能强大、服务规范、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的工作目标,包括四项具体预期性指标:市级知识产权培训基地达到15家,市级商标品牌创新创业基地达到16家,各类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网点达到35家,区级知识产权综合性公共服务机构覆盖率达到100%。

6月14日,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印发了《上海市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在2022年6月1日,我国施行的新《专利法》创设了专利开放许可制度,专利开放许可即专利权人通过国家专利管理部门公开声明愿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实施其专利,并明确许可使用费、许可使用期限等条件的一种“一对多”的普通许可形式。

余晨说,《方案》旨在以国家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全面落地、高效运行为总体目标,坚持市场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三项基本原则,力争达成一批专利开放许可项目,形成上海开展专利许可的工作模式。

《方案》确定了十一项重点任务,包括规范信息收集、加强信息核查、拓宽发布渠道、注重定价指导、做好交易保障、探索交易规则、促进供需对接、开展业务培训、做好纠纷调解、完善激励措施、加强经验总结等工作,组织本市包括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和优势示范企业、上海市专利工作试点示范单位在内的高校院所、企业、服务平台开展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推动形成“许可意愿和条件由专利权人事先明确、经由市知识产权局公开发布”的快速许可模式,力争2022年底前本市达成专利开放许可不少于100项,为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平稳落地、高效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机制建设 余晨透露,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与市贸促会拟于近日共同出台《关于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

他表示,近年来国家和上海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也高度关注国内企业在海外面临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国内企业驱动发展的刚需和国际贸易的标配。

《实施意见》将聚焦上海市重点产业、行业和企业海外维权的痛点难点问题,针对对外贸易、投资、经济技术合作中知识产权保护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发力,强化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供给。

其中还提出了“力争到2025年,市、区知识产权局和贸促机构基本建立协同、合作、共享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机制,初步形成便捷高效的国际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和应急机制,促进我市企业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显著增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能力有效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更加突出”的工作目标。

同时,《实施意见》围绕五个方面提出了十三项工作内容,涉及工作网络建设、人才队伍支撑、国外法律制度研究、典型案例跟踪分析、建立三库三指南一指引等方面工作措施。

比如建立市级、区级及产业园区或集聚区工作站“三级”工作网络体系;在重点贸易、投资国家(地区)建设上海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机构,形成海外纠纷应对服务网络;健全海外知识产权专家顾问制度,合作共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专家库;开展海外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跟踪研究,建立重点国家(地区)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政策库,发布重点国家(地区)专利官费收费情况和知识产权保护国别指南等等。


更多关于 上半年全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共完成维权相关案件约1.6万件, 上半年受理审查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1675人 检察机关综合履职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的资讯,可咨询 乐知网。

(乐知网- 领先的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平台,聚焦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 业务)。


关键词: 申请专利 专利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