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1095-8705
最新公告:NOTICE
8月1日起,国家知识产权局停征和调整部分专利收费,详情参阅资讯中心公告

专利申请

当前位置:专利申请 > 国内专利 > 专利申请 >

全息投影的应用发明专利,震撼黑科技!全球16个全息投影案例赏析

专利代理 发布时间:2023-04-01 22:43:38 浏览:


今天,乐知网小编 给大家分享 全息投影的应用发明专利,震撼黑科技!全球16个全息投影案例赏析

全息投影的应用发明专利,全息显示专利技术简介




全息显示专利技术简介 三维(3D)显示能够给观者带来更逼真的视觉体验,一直以来都是显示技术研究的热点。

现有的主流3D显示技术,需要观者佩戴专用眼镜,实际体验不佳;而裸眼3D显示则无需附加装置,令观者能够直接看到立体的影像。

全息显示是最新一代的裸眼3D显示技术,其可以呈现出更加接近真实状态的影像,逐渐成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

技术简介 目前裸眼3D显示技术主要有光屏障式、柱状透镜式与指向光源式,核心原理都是将不同的图像通过一定方式分别转递给左右眼,利用人的视觉成像特点在人脑中形成3D图像。

由于需要将图像像素或亮度分拆为不同的单元以分别传递给左右眼,目前的裸眼3D显示结束存在分辨率低、亮度低等明显不足,对于观看的距离也有一定限制,并且由于图像分拆的单元有限,所呈现3D图像的景深等也不理想。

同时由于这类3D显示技术是利用人眼的视差产生立体效果,观看时容易产生眼部的疲劳。

全息显示技术是利用光波的干涉和衍射,记录和呈现物体全部的三维信息。

与利用视差产生立体效果的技术不同,全息显示技术是将物体的三维影像信息真实地转递给人眼,因而呈现的影像更接近实物,能够为观者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从技术发展来看,全息显示技术经历了两代。

第一代全息投影显示技术,是将影像由不同方向或角度投射到特定屏幕,利用光波的干涉和衍射形成3D影像。

该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常应用于舞台演出、商品展示、博物馆展示等。

全息投影是光学全息投影,形成的立体影像是实像,由于完全透明的空气无法呈现该影像,所以目前必须采用薄膜、玻璃、烟雾或水雾等作为屏幕来呈现全息影像。

因此,全息投影设备具有较大体积,使用空间条件设限。

第二代计算机全息显示技术,是通过计算机对影像光波的参数进行计算和模拟,再通过空间光调制器对输出的光波信号进行控制,将记录有全息信息的光波信号输出。

该光波可直接传导至人眼,人眼在光波反向延长交汇处观看到三维立体的虚像。

由于该技术可不需要屏幕呈现影像,使得全息显示技术的应用场景极大地拓展,被认为是最理想的裸眼3D显示技术方案。

专利申请量趋势分析 基于Incopat专利数据库,截止2018年12月20日共检索到全球范围内涉及全息显示技术的专利申请1886项。

全息技术诞生于1947年,早期仅用于电子显微镜。

20世纪60年代随着激光技术与彩虹全息技术的产生,全息显示技术被发明。

1969年,首项关于全息显示技术的专利申请诞生于美国,但在接下来15年内申请量都极少。

得益于激光技术的快速发展,从1985年起,全息显示专利申请数量增长至年均超过20项。

20世纪90年代起,数字技术逐步与全息显示技术融合,在全息投影显示技术不断成熟的同时,还诞生了新一代的计算机全息显示技术。

从1996年起相关专利申请量又回归平淡,仅在2007-2008年由于某些重点企业的集中布局,专利申请量短暂出现高峰。

随着全息显示技术的日趋完善以及应用的逐渐增多,从2011年起专利申请量开始快速增长,2016年已突破180项,由于专利申请公开的滞后,2017年数据尚不完善,但申请量有望进一步突破。

从来源国家/地区分布来看,美国、中国、日本、韩国、英国、德国和卢森堡七国是全息显示技术的主要研发地,但没有一个占比超过20%,反映出相关技术来源的分散性。

美国是全息显示技术诞生地,自20世纪60年代就有相关专利申请,申请总量也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在全息显示技术方面专利申请起步较早,80年代末即已有专利申请出现,但整个90年代申请量极少,2011年后才快速增多。



全息投影的应用发明专利,可实现三维投影!小米全息投影专利获授权


“全息投影”这项技术,相信时常关注科技圈的朋友对它并不陌生。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中的多处场景已经开始运用这项技术了。

2010年,世嘉公司举办了一场初音未来全息投影演唱会;2013年,周杰伦的魔天伦世界巡回演唱会中,也运用全息投影技术再现了邓丽君的音容笑貌;伦敦Diesel T台秀在舞台的两边设置了全息投影膜,让观感大大提升;如今,街头普通的剧本杀游戏室也可以使用全息投影设备,打出沉浸式体验的噱头吸引用户。

显而易见,全息投影设备的商机无限。

作为一家创新型科技公司,小米对“全息投影”技术也颇感兴趣。

有网友发现,6月22日,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获得了“全息投影设备、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8198238B,申请日期为2018年1月。

专利摘要显示: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全息投影设备,涉及虚拟成像技术领域。

本公开中光线发射装置可以通过其包括的多个光线发射单元来点亮第一立体成像装置包括的多个透明像素块,也即是,此时全息投影设备可以实现三维投影,从而可以实现准确对物体的全息投影。

” 可见,小米公司不仅注重创新发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也不落下。

而广大发明人也需重视,多了解专利的相关知识,通过申请专利来保护自身发明创造成果。

什么是专利 专利是一项发明创造的首创者所拥有的受保护的独享权益。

一般是由政府机关或者代表若干国家的区域性组织根据申请而颁发的一种文件,这种文件记载了发明创造的内容,并且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这样一种法律状态,即获得专利的发明创造在一般情况下他人只有经专利权人许可才能予以实施。

在我国,专利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类型。

申请专利能得到什么保护 1。 申请发明专利,能得到发明创造的优先保护。

2。 申请外观专利,能得到产品外观设计的创意保护。

3。 申请实用新型专利,能得到产品形状和构造的保护。

申请专利的步骤

全息投影的应用发明专利,震撼黑科技!全球16个全息投影案例赏析


全息投影技术代表着未来的一种商业趋势,目前也不算罕见,重庆观音桥、韩国“时代广场”、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等商业区域都设有类似布局效果。

只需通过的创造性发挥后,便可呈现出各种令人惊讶的立体效果。

来自各国的案例,无论是在形式、内容还是概念上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未来全息投影裸眼3D视效或技术还有哪些新的可能呢? 韩国:

柔软的生活 日常中的人、物或动植物在一个“封闭空间”内相互碰撞,但融洽相处,给路过的观众带来轻松愉悦的视觉感官体验。

韩国:

拉斯维加斯酒店体验 韩国创作团队曾为位于拉斯维加斯的SLS酒店翻新计划中,应用了“裸眼3D”、“全息”、“Mapping”等新媒体技术。

施工周期17个月。

总耗资4.15亿美元,该酒店每天有5万辆车流,每个月可以产生40万的客流量。

英国&中国:

成都太古里手机动画 巨大手机冲破屏幕而出的震撼视觉引众驻足围观,超强的视觉冲击力更加凸显了新款旗舰机轻薄的机身设计和绚丽色彩的玻璃透感。

美国:

表演秀 现场互动虚拟表演使用了混合现实技术,打造了一场惊艳的裸眼3D视觉秀。

看一条鲸鱼从头顶飞过,在全身临其境的LED屏幕体验中,产生的效果就像大海一样壮丽。

美国:

相框 挂在家里的裸眼3D交互相框。



全息投影的应用发明专利,震撼黑科技!全球16个全息投影案例赏析 的介绍就聊到这里。

更多关于 全息投影的应用发明专利,震撼黑科技!全球16个全息投影案例赏析 的资讯,可以咨询 乐知网。


关键词: 发明专利申请 专利代理